內部審計的作用及其與外部審計的區別
作者:沈陽注冊公司 來源:www.asennara.com 時間:2020-08-18 10:59
內部審計一般具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財產安全、有利于企業財務規范管理的作用,他和外部審計在獨立性、審計目標、關注領域、業務范圍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一看內部審計的作用及其與外部審計的區別。
1、有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通過內部審計,可以知道企業在管理、生產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企業管理混亂、虧損等,這時可以整改企業管理結構,解決或彌補虧損問題。在企業經營管理當中得到改善,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生產效益。
2、促進企業的財產安全
檢查企業的物資財產在管理當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保管當是中否存在丟失情況。檢查財產物資是不是存在火災隱患等問題。通過審計,能促進財產物資的安全有效管理。
3、有利于企業財務規范管理
其實無論做什么審計,主要是以預防為主。企業內部審計更是如此。關于財務管理這塊,其實文章開頭已經提到了。它主要查看企業從成本、營業收入、利潤、資金、應收等環節上是否存在問題,比如財務虧空、中飽私囊。從根本上盡可能地確保企業財產不受損失。
1、獨立性不同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包含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指內審人員履職時免受威脅,另外一方面是指審計組織機構與董事會的匯報關系的獨立。而外部審計在經濟、組織、工作等方面都與被審計單位無關系,因此具有更強的獨立性。
2、審計目標不同
般來說,內部審計的目標是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實現其目標,而外部審計的目標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務合同的限制,其目的是對審計內容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評價。
3、關注領域不同
內部審計關注的領域涵蓋單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等,而外部審計關注的領域則主要集中在企業的財務流程及與財務信息有關的內部控制方面。
4、業務范圍不同
通常,內部審計是以企業經濟活動為基礎,拓展到以管理領域為主的一種審計活動。而外部審計的業務范圍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財務報表審計、鑒證審計、離任審計等等。
5、審計方法不同
內部審計的方法是多樣的,應結合組織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必要時也可以包括外審的一些程序,而外部審計的方法則側重報表審計程序。
6、審計報告作用不同
內部審計報告只能作為本單位進行經營管理的參考,對外不起鑒證作用,不能向外界公開。而外部審計報告則通常向外界公開,并對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負責,具有社會鑒證的作用。
7、審計監督性質不同
內部審計一般是單位自我監督,而外部審計(社會審計機構開展的公司審計)則屬于社會監督,國家法律只能規定哪些企業必須由社會審計組織查賬驗證,而被審計企業與社會審計組織之間則是雙向自愿選擇的關系。
上述就是小編針對“內部審計的作用及其與外部審計的區別”的詳細介紹,如果大家還存在這方面的疑問的歡迎咨詢我們!
推薦文章
相關資訊